奇笛网 | 关注智能家居落地 奇笛网 | 关注智能家居落地

儿科医生喊你多陪陪孩子 抚养不当或诱发儿童自闭症

发布于 2018/10/24-07:00 标签: / /

在生活节奏紧张的今天,高质量的亲子陪伴逐渐成为越来越多家庭的“奢侈品”。随之而来的问题,却被家长忽视。10月20日上午,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主办的“中山讲堂”系列讲座上,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副教授、副主任医师张洪宇教授向公众提醒: “家长忽视亲子之间的互动交流,让孩子过早、过长时间接触电子屏幕产品,可能诱发自闭症。”

“星星的孩子”很可能就在身边

张洪宇教授现为广东省医学会儿科分会发育行为学组委员,他对儿童多动症、自闭症谱系障碍等有多年研究。他以“点亮星星之灯——关注自闭症儿童”为主题,结合实际案例,为市民普及自闭症知识。讲座现场坐满了关心自闭症话题的市民,更有不少自闭症孩子的家长到场“取经”。

有数据显示,在1985年以前,自闭症被认为是罕见病,患病率为万分之几,1985年后患病率逐渐上升,2000年以来各国报道患病率急剧上升,2016年,美国的自闭症患病率就达到2.22%。

为什么统计的患病率升高了?张洪宇解释:“这与诊断标准的修订,医学界对自闭症认识水平提高,误诊病例得到纠正,社会公众对自闭症认识水平提高,更多轻型病例去就诊等等原因有关。”

与很多人的认知不同,其实自闭症“并不罕见”。儿童患自闭症的人数超过儿童癌症、糖尿病、艾滋病三者的总和。“有调查显示,近年广州的自闭症谱系障碍患病率达1/133。一个汕尾的自闭症孩子家长说,在他们认识的朋友亲戚圈子里,已经有七八个自闭症孩子。” 张洪宇补充道。

“家长自己怎么判断孩子是否有自闭症?”现场有市民问出了很多家长的疑惑。

张洪宇回应:“自闭症又称孤独症,主要有社会交往障碍、语言障碍、刻板行为和狭隘兴趣等几个主要症状。自闭症按照程度,可以分为完全与人无交往的重度自闭,只会被动地与人交往的中度自闭,和还可以主动与人交往的轻度自闭。家长不需要自己判断,如果觉得孩子有这样的倾向,就尽快带他到医院让医生诊断。越早发现,越早进行干预,自闭症孩子恢复到接近正常儿童的可能性就越大。”

由于自闭症的孩子好像只活在自己的世界里,被称为“星星的孩子”。“您是否听说过有些孩子很晚都不会说话?是否见过有些脾气很怪、经常不理睬别人的孩子或者大人?是否见过对单调的事物有强烈兴趣,‘宅’在家里不想被人打扰的人?”张洪宇举例解释,“他们都可能是‘星星的孩子’,就在我们身边。”

医生:多亲子交流,少接触电子屏幕产品

自闭症是目前导致儿童残障最常见的原因之一,重度患者会造成终身残疾,轻度患者成年后有可能会出现严重情绪障碍和反社会行为。公众对自闭症问题严重性尚没有足够认识。

至于引起自闭症的确切病因,“目前没有完全弄清楚”。张洪宇介绍:“有研究显示部分自闭症存在遗传基因的异常。以往认为自闭症与父母教养孩子的方式无关,而现在有研究提示,家长忽视亲子之间的互动游戏及语言交流,让孩子过早、过长时间接触电子屏幕产品,可能改变大脑思维的回路,诱发自闭症。”

孩子过长时间接触电子屏幕产品有哪些影响?“屏幕时间可损害儿童的共情、沟通社会情绪、情绪调控。大量研究证明屏幕媒介损害婴幼儿的发展,其危害类似海洛因或可卡因。”张洪宇介绍,并现场分享了近期接触过的3个真实案例。

其中一个自闭症儿童案例中,主角是一位来自梅州的3岁小女孩。家长称女孩1岁半之前一切正常,会主动叫爸爸妈妈姐姐,早上起来会主动敲门找两个姐姐玩。而最近1年来,她却变得不愿开口说话,不叫人,大人叫唤也常常不予理睬。小女孩即使出家门,也不跟小朋友互动交流,整天沉迷看电视,经常自言自语,每天重复几十次一句让她发笑的笑话,独自哈哈发笑。她还出现了明显的刻板行为,如在空地转圈。

张洪宇:“当时我继续追问病史,了解到女孩父母曾在孩子1岁半的时候外出打工了,孩子交给爷爷奶奶带。但两个老人说话不多,经常一天不跟孩子说一句话,只会整天开着电视机哄孩子玩,孩子每天看电视8-10小时。到孩子2岁时,父母才发觉宝宝有点不正常了。”

张洪宇称还有很多类似的案例,均与亲子缺乏交流,孩子过早、过长时间接触电子屏幕产品有关,值得家长重视。“那么建议开始接触电子屏幕的年龄是几岁?”有市民担心现在不可避免地使用电子屏幕产品,难以把握“度”的问题。张洪宇表示:“虽然过早过多接触电子屏幕产品不是必然导致自闭症,但还是建议2岁以下的婴幼儿尽量不接触电子屏幕产品,2岁以上的婴幼儿每天接触时间尽量控制在半小时以内。建议家长多和孩子玩互动游戏,加强亲子交流。”

自闭症孩子家长心声:“星星的孩子”需要更多理解

讲座现场来了不少自闭症孩子家长或有认识自闭症儿童的市民。头发花白的陈婆婆(化名)坐在第一排,全程用自带纸笔认真做笔记。她告诉记者,因为亲戚家的孩子有自闭症的倾向,这次特意来听讲座想确认一下,也想知道应该如何正确对待这些特殊的孩子。她说:“以前我们认为那些不大正常的表现,只是孩子的个性问题,是脾气怪一点而已。而听了科普之后才知道,我们的教育是不足够的,而且孩子需要到正规的医院接受帮助。我们已经打算带孩子去看医生了。”

对于已经确诊为自闭症的孩子,张洪宇介绍:“通常以教育和训练为主,药物为辅的方法,逐渐改变孩子的不良行为,培养良好行为。自闭症儿童一定要正常地接受中小学阶段的教育。因为他们有自己和外界相处的一套方式,不能用现有的纪律要求他们,这需要家长和学校方面理解和容忍他们的不良行为。”

有数据显示,70%左右的自闭症儿童智力落后,20%智力在正常范围,约10%智力超常。“现实中有很多自闭症孩子可以接受教育,有的后来考上大学,有的在不同领域工作。由于自闭症孩子通常有特定的兴趣爱好,家长和学校应注重发现培养及转化孩子拥有的特殊能力,争取1/1000左右转化为天才。”张洪宇补充。

妇产科医生陈女士(化名)的儿子,上幼儿园大班的时候被确诊为患有阿斯伯格综合症(自闭症谱系障碍之一),正是张洪宇所说的拥有特定兴趣爱好和特殊能力的孩子。听讲座时,陈女士手中的笔同样没有闲过。

她告诉记者:“我家儿子现在上小学四年级,他从小就对电子类产品非常感兴趣,电脑编程非常出色。儿子确诊之后,我们从来没有对学校隐瞒,和幼儿园、小学老师都保持沟通,当然是希望校方能真正理解孩子。随着孩子年龄增长,他也可能会从老师、同学或者其他人那里意识到自己的特殊,也可能会问‘妈妈,我是不是神经病?’但我们都知道不是,只是这类孩子自控力有限而已。”

陈女士希望“学校、社会都能增强对自闭症的认识,比如多办这类科普类的讲座、课程,或者在学校设立社工站,这样才能真正地理解自闭症儿童,给他们更多包容和发展空间。”

来源:腾讯网
分享(

发表评论

奇笛网 | 关注智能家居落地

此文需注册才能阅读X

笛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现在注册登录 或 使用社交帐户快速登入: QQ登录 新浪微博登录 腾讯微博登录

返回顶部 最酷视频
扫二维码
扫二维码

X

无须注册,直接使用社交帐号登录

忘记密码,找回

Loading 登录中...

没有帐号,注册

已有帐号,登录

Loading 注册中...

已有帐号,登录

发送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