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际数据调研机构 IDC 公布了一份有关全球可穿戴设备的调查报告。
报告中显示,2017 年第四季度全球可穿戴设备的出货量为三千七百九十万台,比 2016 年同期的三千五百二十万台增长了 7.7%。而就全年来看,2017 年可穿戴设备的出货量达一亿一千五百四十万台,比 2016 年的一亿零四百六十万台增加了 10.3%。
总体来看,2017 年全球可穿戴设备的年出货量达到了新的记录,但是增速却明显放慢。根据 IDC 的数据,2017 年较 2016 年全球可穿戴设备的出货量增长了 10.3%,要远低于 2016 年较 2015 年的 27.3%。
值得注意的是,苹果在 2017 年第四季度售出了八百万台可穿戴设备,并且以 21.0% 的市场份额成功登顶。就全年来看,苹果同样以一千七百七十万的出货量以及 15.3% 的市场份额获得第一位。
这是苹果首次反超 Fitbit 和小米成功问鼎榜单。
IDC 的可穿戴设备数据分析主任 Ramon Liamas 在报告中表示:
在抓住消费者需求这点上,Apple Watch 已经处于有利位置。过去的几个季度里,消费者的口味变得更加复杂,苹果则凭借蜂窝网络和流媒体使得 Apple Watch 迅速霸占市场。
苹果在 2017 年的秋季新品发布会上发布了 Apple Watch 的最新后续产品 Apple Watch Series 3。除了采用更快速的双核 S3 处理器和专门定制的 W2 芯片外,Apple Watch Series 3 还推出了蜂窝网络版,迅速地吸引了那批想摆脱手机的用户。
事实上,Apple Watch 除了抢占了大批原智能手表用户外,还抢占了一批原传统手表的用户。
据报道,Apple Watch 在 2017 年第四季度的出货量已经超过了整个瑞士手表行业(包括 Rolex、Omega、Swatch 等厂商)。也就是说,苹果用了不到 4 年时间(首款 Apple Watch 发布于 2014 年 9 月)就成为了全球最大的手表制造商之一。
谁还记得,被看做是苹果打入时尚圈和可穿戴设备圈第一枪的 Apple Watch,当时却正正因为造型不时尚和功能鸡肋而不被人看好。
苹果的财报往往被人看做是产品的「体检报告」。在 2018 年第一季度的财报中,苹果并没有单独给出 Apple Watch 的销售数据,而是和 Apple TV、Beats 等产品共同归纳到「其他产品」当中。
虽然「其他产品」在当季度中的营收达到了 54.86 亿美元,比去年同期的 40.24 亿美元增长 36%。但仍有一些人认为苹果没有单独列出 Apple Watch 的数据是为了掩盖它黯然的销售成绩。
当然,这部分人很快就被打脸了。在财报公布不久后的电话会议中,苹果 CEO 蒂姆·库克就表示 Apple Watch 的销售势头相当好,营收和出货量涨幅双双超过 50%。
在早前的股东大会上,虽然库克还是没有公布具体的销售数据,但是他用一种颇为生动的比喻去形容苹果可穿戴设备在这几年中的发展情况:
目前苹果的可穿戴设备(除了 Apple Watch 外还包括 AirPods、Beats 等)业务已相当于财富 300 强的公司了,而在 2016 年还依然是 500 强的水平。
那是什么水平?在财富 500 强最新的名单中,我们可以看到在 300 名周围的一些熟悉的公司名字,当中包括:eBay 和 Netflix。
有人欢喜,自然就会有人愁。
2017 年苹果的可穿戴设备成功登顶,那么被挤下去的又是谁呢?是小米和 Fitbit。
2016 年,Fitbit 可穿戴设备全年的出货量为两千五百五十万台,并且以 22.0% 的市场份额占据第一位。紧随其后的是小米,年出货量为一千五百七十万台,市场份额为 15.4%。
而当时的苹果可穿戴设备全年的出货量为一千零七十万台,市场份额只有 10%。
如果说小米退步是因为忙着让自己的主业务重回国内市场第一而忽略掉更新这些「小玩意」的话,那么主打可穿戴设备的 Fitbit 还真的很难找到借口了。
Fitbit 2017 年的可穿戴设备出货量为一千五百四十万台,较 2016 年下跌 31.6%。结果一跌,就把龙头椅子交了给苹果,甚至还没能保住第二的位置,落在了小米的后面。
再从 Fitbit 早前公布的财务报告来看,这家公司现在还真的挺难受的。
根据财报显示,2017 年 Fitbit 全年的营收为 16.155 亿美元,同比下降 25.5%;净亏损 2.772 亿美元,这个数字比去年同期扩大了 177.2%。这成绩让投资者大失所望,在财报公布后的一个小时,Fitbit 的股价下跌了 14%。
主要做健康追踪运动手环的 Fitbit 成立于 2007 年,并于 2015 年上市。上市的那一年,是他市场表现最好的一年,而在随后的几年中,伴随着 Fitbit 的是持续的营收增速下滑、经常性的亏损,还以及越来越小的市场占有率。
Fitbit 之前主要做的是手环形态的可穿戴设备,基本与手表没什么联系,更可以说是存在着竞争的。IDC 分析师在报告中也提及到,就目前的形势来看,功能更全,玩法更多的智能手表已更受消费者的青睐。
Fitbit 在 2016 年 3 月时就出过一款廉价的(199 美元)运动智能手表 Fitbit Blaze,当时这款手表因高性价比而火了起来。但是高性价比也没能让 Fitbit 开心得了很久,尤其是当 Apple Watch 降价之后。
2017 年第二季度,面对 Fitbit Blaze 的乏力以及自家智能手环销量下滑 34% 这个数字时,Fitbit 的 CEO James Park 就说了:
我们希望业务多元化,这使得我们的健康解决方案业务更好地发挥作用。
那就是什么意思?做高端的智能手表呗。
在 2016 年第四季度时,Fitbit 就以 2300 万美元这个大幅低于市场预期的价格收购了曾经在 Kickstarter 上红极一时的智能手表制造商 Pebble。除此之外,为了在智能手表市场拿回失去的份额,Fitbit 还收购了同为智能手表制造商的 Vector Watch、智能卡片支付方式提供商 Coin 以及拥有较多智能手表技术专利和设计经验的 Jawbone。
在 2017 年 10 月上市的 Fitbit Ionic 智能手表定价 300 美元,一个已经触及到 Apple Watch 定价范围的价格。这颇有向大佬正面刚的味道。
然而,从 Fitbit 2017 年第四季度(Ionic 上市后的第一个季度)的财报数据来看:净营收为 5.708 亿美元,净亏损为 4550 万美元。
这个已经输在了起跑线上的插班生貌似并没有掀起什么大的风浪。
当然,这只是 Fitbit 转型的开始。Fitbit 并没有就此打算放弃,在财报公布后,Fitbit CEO James Park 就表示:
2018年,我们将专注于降低成本,继续在智能手表品类扩张,并支持我们的全球用户社区。
在早前的内部投资者会议上,Fitbit 就表示正计划推出一款对大众更具吸引力的智能手表,而最近就不断有新款低端 Fitbit 智能手表的消息流出,传闻会是 Fitbit Blaze 的后续新品。
另外,人们在早前位于巴塞罗那的 MWC 2018 展会上也看到了 Fitbit Ionic 与知名运动装备制造商的联名产品。而这个知名运动装备制造商,正是在去年年底把自家数字体育业部门砍掉并宣布退出可穿戴设备市场的阿迪达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