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时间调到十几年前,你大概不会认为诸如Walkman,mp3随身听,便携摄影机,监控摄像头,电视,手表这类数码产品存在如Android手机那样的所谓“碎片化”的问题,因为它们根本不需要任何操作系统这样的概念。但是现在看起来已经到了开始讨论数码产品,智能家居等物件“碎片化”问题的时候。
以前,这些所谓科技“小物件”(Gadgets)仅仅需要遵循共同的通讯协议,例如蓝牙或者wifi,就可以彼此之间交换信息。这种基础的互动对于当时的产品功能已经足够,更多的产品是本地储存,连联网功能都不包含。因此,对于操作系统和应用层的统一,当然没有更多的要求。但现在,先不说大多数当年的小物件已经被一个手机替代,就是现存的不同产品——GoPro,AppleWatch,电视盒子,空气净化器,车机——之间,除了要通过协议来交换基础信息,需要同步的东西可能更多,包括联系人,照片,语音助手偏好,听歌历史,甚至是云端储存的人工智能个性化信息等等,使得每一个设备的内嵌系统都变得比以前更重。
解决如上多重信息同步和为以后提供兼容空间的最佳方案,就是向数码设备引入应用商店。而一旦引入应用,碎片化就成为不得不面对的问题。目前,主要有下列领域存在或即将面临较为严重的“碎片化”问题。
可穿戴设备、智能家居:以嵌入式自制系统为主
以手表和手环为例,现在绝大多数的手环产品考虑到续航,都采用了独立于iOS和AndroidWear之外的嵌入式OS,有些甚至沿用了十几年前的界面和技术,只是使用更强劲的芯片来使反应速度更快,续航时间更长。这些独立开发的系统(例如Pebble、InWatch、华为、小米等)是互不兼容的,目前也没必要兼容,因为它们基本都不是触屏,没有给第三方应用商店腾地方的必要。以现在的电池技术,如果想要保证一个触屏和加载了App的手表运转,大概只够待机一天或者两天不到,就连苹果都不能解决这个问题。但长远来看,续航问题一旦解决,手表系统应用商店化是必由之路。
关于智能家居的问题,目前市场占有率最高的两大手机平台iOS和Android都有各自的智能家居规范,而你花大价钱布置新房的同时,兴许就被绑死在了其中的某一个平台上无法自拔。例如,绝大多数按照苹果HomeKit规范打造的智能家庭产品,对其他的标准不一定兼容。如果你离开了苹果的生态系统,整个精心布置的智能家居将会变得毫无用处。
另外一个智能家居非常显著的问题是,每一个设备本身也在设法自己变得更智能,而不是仅仅服从一个中枢的统一安排。例如,一台冰箱,一台电视,甚至是一个耳机都有自己的操作界面,内部可以安装应用,在响应家居整体布局之外也会打上自己的小算盘。有一些用户粘性可能很高的产品,还依赖自己的小平台对用户进行“绑架”,例如各种互联网电视,有些如果不注册账号甚至都无法痛快开机。很难想象公司倒闭或服务停顿之后,这些产品会怎么办。
车机:厂商定制居多,能安装应用的只是一小部分
汽车仪表盘以及前控制面板也是新时代的兵家必争之地。不同厂商基于品牌需要或者专利等原因,一直倾向于自己开发车机系统。在苹果Carplay出来以前,广义上的MFI(MadeforiOS)已经足够拥有水果设备的车主应用,再加上一些非常基本的通信协议的支持即可,因此厂商拥抱统一平台的动力不足。独立设计更可以让一些车企提供独占功能,只有买了自己品牌的车加上原装车机才能享有类似的功能。
实际上,这就是在说特斯拉——它们充满时代感的前面板对车辆的控制力和新功能目前无出其右,也正是因为特斯拉的高技术属性,它在未来可能是最不愿意将自己的前面板贡献给第三方操作系统的厂商。反观宝马、戴姆勒、通用、尼桑等老车企,在开发无人驾驶以及人工智能辅助驾驶方面,都跟科技厂商有或大或小的合作关系。
只不过,在目前已经产出的车型上,还是坚持自己制作的车机系统居多,而不采用AndroidAuto,YunOS,TOS,Windows10等。厂商自己制作的系统一部分是基于原本为手机开发的Android系统——这反而造成了Android更严重的碎片化;另一部分是基于WindowsCE。尽管有些甚至厂商自己做了软件商店,但仍然谈不上达到一致的用户体验。
预防“碎片化”的解法
回顾Android被称为“碎片化”的种种弊端,主要体现在系统的版本以及分发存在多种差异,导致系统升级不能推送。此外,不管是应用还是系统,为了能够彼此兼容,都付出了相当大的代价。例如在开发应用的时候,考虑到对前代系统的兼容,就必须打包更多已经没有必要使用的运行环境,但这带来的不仅是包尺寸的臃肿,更因为不同版本支持环境带来的不兼容问题,又使得新的操作系统不得不考虑向前兼容,从而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因此,就像谷歌正在对统一Android生态所做出的努力一样,新的数码产品的推出,首先需要在目前的通讯协议基础上,更进一步的实现更多权限的互联互通;同时,平台方特别是手机和电脑操作系统的开发者,也都得针对智能设备、可穿戴和物联网产品本身推出更深度植入的嵌入式操作系统版本,来方便厂商选用。这一点现在各大厂商都已经在做,但还是处于比较初级的阶段。
2015年腾讯宣布推出TOS操作系统,虽然在手机上仅仅是昙花一现,但是在游戏机,车载,手表以及物联网方面的布局却是非常全面的。阿里YunOS也是提供了手表、机顶盒、车载和物联网等几个版本,覆盖了能够想到的智能硬件平台,智能设备在安装专属YunOS版本后即可以和安装了YunOS的手机,系统级互联互通更多信息而无需安装手机客户端。
微软Windows10同样布局了一个物联网专用版本,同时Hololens和下一代Xbox也都将以Windows10为底层,这不仅实现了现有厂商当中很少出现的针对VR/AR的布局,还带来了Xbox游戏机平台游戏向WindowsPC的移植,大大拓展了人们的想象空间。谷歌同样为手表,车载系统以及VR提供了对应的Android解决方案(VR主推手机屏幕做显示的眼镜盒),还希望通过整合Android与ChromeOS进行桌面化改造,移植到传统的笔记本式的终端上。
在众多系统展开为生态的情况下,数码制造商纷纷选边站队,使得围绕不同操作系统的生态圈都形成足够的规模,然后再通过兼并,最终实现类似手机圈iOS和Android两强争霸的局面,到时碎片化问题就大致可以得到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