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笛网 | 关注智能家居落地 奇笛网 | 关注智能家居落地

理一理智能硬件、场景、大数据间的“爱恨纠葛”

发布于 2016/05/30-08:17 标签:

理一理智能硬件、场景、大数据间的“爱恨纠葛”

前几天,有一条新闻引起了我的关注。说“阿里巴巴携手惠而浦中国发布了一款智能冰箱(Mr.Bin)”。

这款智能冰箱可牛叉了,当你还在办公室的时候,可以用手机APP遥控家里的冰箱,调节温度,提前解冻冷冻食材;

冰箱上还有一个彩色屏幕,你在做菜的时候,可以看看菜谱,如果觉得无聊,也可以按这个触摸屏听听音乐、看看视频;

而如果你懒得去买菜,还可以(通过触摸屏)在阿里旗下的天猫超市的生鲜频道上下单,网购食材。

理一理智能硬件、场景、大数据间的“爱恨纠葛”

图来源Mr.Bin智能冰箱发布会丨Mr.Bin智能冰箱功能

以前我们认为,冰箱不就是用来储藏食物吗?但这只是用户最简单、最基本的需求,就像手机的通讯需求一样。

我一直强调:移动时代,企业经营的核心必须从经营产品向经营用户转变。而“经营用户”其实就是“找到和满足用户的即时性需求和长期需求,经营用户的即时价值和长期价值”。

如何找到用户的这种即时性需求呢?要点从场景化入手。

阿里很聪明,通过挖掘用户“买冰箱-买菜-冰箱保存-做菜”的连续场景,发现用户更多的需求,比如有购物、获取菜谱信息、娱乐等需求。

于是,大家都在赞叹,阿里找到了一个很好的终端——冰箱。

冰箱是进入百姓生活最好的入口,能够把用户厨房的场景、娱乐的诉求、购物的刚需三者结合起来,而其他电器,比如电饭煲、洗衣机、空调都不具备这个特点。

所以,这款冰箱对于阿里来说,意义很重大,是和用户从冰箱到生鲜,继而和家庭进行深度链接的一大入口级平台。

每一台冰箱就是一个ID,借助用户“生鲜购买–存储–烹饪”的连续信息追踪,平台可以收集大量用户的饮食习惯大数据。

我相信,从现在开始,冰箱会成为家电厂商以及互联网零售平台竞争的焦点战场。也许某一天,当家里需要冰箱的时候,你不需要花钱买,只要每年出几百元的服务费,有人会愿意免费送台冰箱给你。

除此以外,我觉得,这件事情的背后,还有一个很大的赢家,那就是与阿里合作的家电品牌“惠而浦中国”。

惠而浦中国,可能很多人连听都没听过,其实它的背景杠杠的。惠而浦是一个美国的百年企业,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大型家电制造商之一。

但是,再牛的人到了异国他乡也容易水土不服,惠而浦就是这样的。进入中国20年,惠而浦中国的市场表现并不好,基本还处于布局阶段。

虽然目前来看,惠而浦中国还很弱,但我经常说:在互联网时代,没有一个品牌强大到不能被挑战,也没有一个企业弱小到不可以去竞争。

我就挺看好惠而浦中国的。当然不仅仅是因为它有一个背景很硬的美国老爹,更是因为它有着越来越清晰的发展战略,总结起来有两个很重要的名词——“场景”与“数据”。

这几年,美国惠而浦一直在和谷歌Nest、亚马逊等平台开展智能家居领域的合作,而在中国,惠而浦就跟阿里巴巴合作,推出了刚刚所说的智能冰箱。

惠而浦之所以重视智能产品,是因为智能产品跟刚刚说的“场景”、“数据”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如何理解呢?不妨先听一个有趣的小故事。

警察问小明:“你的老板被人杀害了,你昨晚7点在哪?”

小明回答:“我在家里头做饭。”

警察又问:“有谁可以作证?”

小明回答:“没有,我自己一个人……”

坑爹啊,如果没有不在场证明,这个人的犯罪嫌疑不就加重了吗?别担心,现在编剧也跟上时代了,接下来的事情要出现反转了!让我们来脑洞大开一下。

小明说:“虽然我自己一个人在家,但是我的智能汽车可以证实我晚上6点就已经回家;然后我打开了我家里的智能空气净化器,以及用智能电视看新闻;在6点半,我又打开我的智能冰箱,查看了菜谱;7点多我用智能手机拍照发了一条微信朋友圈,还跟朋友在微信里头聊天。你可以查看相关信息和数据,我想这些足够证明我的清白了吧!”

理一理智能硬件、场景、大数据间的“爱恨纠葛”

智能在手,轻松洗白

对于小明的话,连警察蜀黍也要点头称叹了。

我们每天都处在不同的场景之下,比如小明在开车、看电视、做饭、社交聊天,这些都是非常常见的生活场景。每一个场景都制造出了很多行为轨迹,这些行为轨迹可以被量化、被数据化。

也就是说,场景的背后是可量化的数据,而各种智能硬件比如冰箱通过和网络连接,成为联网设备,就可以充当工具,收集和量化这些数据。

比如我们可以通过智能床垫和智能手环,算出我们的深层睡眠和浅层睡眠时间,从而知道自己的睡眠质量。

回到惠而浦的智能冰箱,它会保存用户的操作记录,然后把用户的行为轨迹、需求偏好反馈给生产商或者平台商。

而生产商(平台商)呢,就可以提供更加个性化、智能化的服务,从而满足每个人的需求。除了让用户的体验好感度蹭蹭蹭地往上涨,也可以寻找到更多商机。

比如用户的菜谱功能用得最多,而且最喜欢吃辣菜,那惠而浦就可以强化菜谱功能,并且把有关辣菜的菜谱推到首页去;

再比如用户在阿里的天猫超市购买了面粉、牛奶、黄油、奶油后,通过这些分析出用户有可能要做蛋糕,此时,惠而浦就可以在页面上推荐一个面包机。

可以说,“场景+大数据”会激发无限可能。我想,这就是惠而浦为什么要推出智能冰箱的重要原因。

当然,说了那么多,并不是说让每个企业都去推出智能硬件,除了智能硬件外,WiFi、移动O2O支付、LBS等工具,也都可以连接用户的场景需求,从而量化和收集用户的行为数据。

重要的是,对于制造型企业来说,在制造、生产产品时,一定要有联网、从而收集用户数据的意识;而对于服务型企业来说,可以借助其他互联网工具获取数据。

再进一步,我们还可以“借船出海”,主动邀请大数据企业,提出自己的业务需求,分析用户场景,共同合作,让数据落地应用,从而找到新的商机。

就像惠而浦一样,即使它自身拥有开发智能家居的能力,但还是选择和阿里巴巴合作,正是看中阿里巴巴背后庞大的用户消费数据。

未来企业将以经营用户为中心,每个产业都将受到场景时代和大数据时代的影响,我们是选择行动起来去驾驭这股潮流,还是老调重弹,最终被潮流湮没。

 

分享(

发表评论

奇笛网 | 关注智能家居落地

此文需注册才能阅读X

笛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现在注册登录 或 使用社交帐户快速登入: QQ登录 新浪微博登录 腾讯微博登录

返回顶部 最酷视频
扫二维码
扫二维码

X

无须注册,直接使用社交帐号登录

忘记密码,找回

Loading 登录中...

没有帐号,注册

已有帐号,登录

Loading 注册中...

已有帐号,登录

发送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