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期盼未来家居的一个场景是,忙碌一天的你下班回家走到家门口,系统就能识别并自动开门,热水器早已在你回来之前烧好热水洗去你一整天的尘埃,空调自动调整适合你的温度,你只要喊一声我想听音乐或看新闻,音响自动播放你喜欢的音乐,电视机自动推送你想要看的新闻……如今可以实现了吗?
从近两天搜狐科技深入参观了智能家居展会和了解了一些智能家居领域的龙头企业来看,这一步并非遥不可及,而只是没有解决最后一公里,即家居所有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问题。作为智能家居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家电,目前已都实现了智能化,并成为了一个标配。展会上,人脸识别技术、语音控制技术、热感应技术、手势控制技术等都已应用在了智能家电上,相比去年智能家电一些花哨的应用,企业都意识到了用户的体验,力求通过一些技术手段来让智能家电有一个聪明的“大脑”,目前的家居设备都能自动识别,而接下来是通过人工智能让它有思考,例如,此前的智能产品在语音功能上只能固定几个关键词语才能识别,而现在你即使说方言,不同场景下它也能听懂你说的话而自动运行。
去年,智能设备还仅停留在用手机替代遥控器,通过APP去控制家电,今年智能家居的进展是,已超出了设备之间的单一控制,它可以实现可自动,可识别。
“随着5G的到来,智能设备将迎来一个良好的网络环境,更多的设备可以互联网化,也开始在互动上提升用户体验,包括场景、语音识别等多个维度可进行的互动。”上海庆科公司副总经理任建宏表示,家居设备的智能化较去年已经提升了一大步,但智能家居仍未真正实现。
流媒体之父李世鹏认为,智能家居还没有达到智能化的程度,数据需要人来解读,控制还需要人来控制,还没有对用户进行深度的定制,不能主动提供人所需要的一些服务。
“设备的智能只是第一步,第二步是相同品牌设备的互联,这是2016年各企业的方向。但不同品牌之间产品的互联互通仍是遥遥无期。”任建宏表示。
喊了几年的智能家居如今产业是一个怎样的阶段?我们期待的家居智能化真的到来了吗?
问题在哪?
在流媒体之父李世鹏来看,智能家居已发展了20年,与互联网发展一样,从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再到物联网。从手机的APP控制到基于大数据、人工智能的基于交互的智能化产品,但目前智能家居的发展有几个坑没有填平。
第一个坑是用户需求没有爆发。市场上更多的智能硬件产品往往只是某一特定人群的玩具,比如价格贵、安装设置困难,用户体验差,缺乏一些刚需的应用。而且对于用户信息安全、数据安全、隐私保护有很多顾虑。
第二个坑是企业商业模式不清晰。到底智能家居从哪几个方面可以赚钱?是从硬件、数据、平台还是云服务?一些企业并没有想清楚,反而套用了一些并不适合自己的模式,例如羊毛出在猪身上。但其实,智能平台的大数据到目前为止都比较空,并没有真正将它当成一个金矿去挖掘。
第三个坑是行业标准未建立。不同设备之间互联互通还有问题。现在都是人为的去圈定自己的标准和利益。“一个真正的智能家居必须是所有硬件的协议、标准一致下,将各个设备的数据融合在一起,从而设备之间实现自动对接,做到真正的智能。”李世鹏表示,智能家居最终的发展是一台智能设备可以自动读懂数据,然后将这些数据分享到不同的设备,不同的设备共同为用户做很多事情,但用户感觉不到它的存在。
标准缺失下能靠利益捆绑来解决吗?
目前,美的、海尔、三星、LG都自建了自己的智能家居平台,他们都表示接口、协议开放。但根本性的问题是,这些品牌商之间的竞争关系和利益诉求很难让他们互相对接,也就解决不了不同平台之间的互联互通。即使是京东、阿里,也只能解决其在平台上销售产品之间的互联。
“在短期内靠标准来去解决互联互通问题仍然有困难。”三星一位人士认为,三星智能家居系统都是自己的技术,自己研发,从企业战略来看,都希望自己是最强者。
任建宏认为,中国智能设备、系统都走在全球前面,国外也没有一个现成的标准可以借鉴,而智能家居整体链条复制,形成一个完善的标准短期内很难。
因此,这些智能家居平台,无论是美的M-star、海尔的U+都在跑马圈地扩充自己平台的力量,横向打造一个商业模式吸引更多合作伙伴加盟。例如,美的和海尔都推出了“生态圈”的概念,简单就是以智能设备为基础,向服务延伸。例如,一款智能冰箱,它集合了人脸识别、食物识别功能,冰箱可以自动检测食物过期和需要购买时会提醒用户,用户可以通过APP直接下单购买,还可以在APP上分享美食,或食谱进行烹饪。而这里的需求,就产生了冰箱和厨房设备相连,产生了购物、生鲜配送、美食、生活娱乐等的需求,从而建立一个包括电商平台、美食平台的美食生态圈。像一号店、中粮、京东等会与海尔或美的形成合作,利益共享。
但问题又来了,这些本身足够强大或者是平台的企业远不愿意接入到终端?用户需求量是否足够支撑这个商业模式?各合作方是否能齐心协力在不属于自己平台上创造价值、出谋划策?哪种合理的分成模式能保证各合作方的利益?或许这些假设的概念做成成熟的商业模式并非易事。
“同一品牌终端在不同场景下的终端今年会有突破,但不同品牌却遥遥无期。”任建宏认为,智能家居的标准仍需要制定,例如通信协议、云端接口等这些基本的标准只有建立了,产业化才能打通。
场景化撬开商业模式大门
一个能听、能看、会说、能思考、有情感的智能设备除了硬件本身的技术升级,更需搭建一个智慧生活的场景。智能家居发展需要三个阶段,控制到感知到思考。去年,智能设备都可以联网,通过手机来控制家电。这个对于用户的使用价值并不,真正智能在于所有设备具备思考能力。从技术来看,语音识别、图像识别、手势识别可以基本解决这一问题。但用户生活场景是分布式的,在不同的场景下使用包括手机、电视、灯、空调、冰箱等多个产品。
例如,洗衣机可感知天气,比如梅雨天会主动选择烘干,其他天气不会开启这个功能,将衣服拿进洗衣机告诉你哪些衣物不适合放在一起洗;在你减肥成功后冰箱提醒你哪些食物可以吃了,哪些食物今天吃的有些多需要注意……
这些功能的实现都需要场景化,不仅是语音识别,更是要语意识别,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去完成。“这些都需要有够强的技术,但目前设备商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方面没有技术积累。”金沙江创投丁健表示,智能家居平台化是一场战争,首先是设备智能化效果让人吃惊、其实是有足够的强大的技术、最后是你能否提供一个独特的价值。而智能设备第二步完成的场景化,才是撬开商业模式的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