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家意欲征服全世界的公司,乐视从不吝于表达自己的非同寻常。而作为这家公司的掌舵者,贾跃亭的对外形象历来都浓重而神秘。
然而前不久,笔者却在《福布斯》“30 Under 30 Asia”(亚洲版“30位30岁以下创业者”榜单)上,赫然发现了贾跃亭的名字。
显然,他并不是当选,而是给这个榜单做了评委。
据了解,《福布斯》“30位30岁以下创业者”系列榜单,不仅是在亚洲,也同时在美国连续发行。榜单聚集了30岁以下的,改变了他们所在行业的年轻企业家、艺术家和创新人士,在业内有着极高的声望。
作为评委,贾跃亭的现身,更意味着《福布斯》对于贾跃亭作为中生代商业领袖,乐视作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公司,其颠覆创新精神给新生代创业者带来的积极影响的认可。
那么,作为2016年从公司战略层面力推全球化的乐视,在外媒眼中到底是怎样的存在?它离乐视的全球化版图到底距离几何?本文将盘点部分主流外媒视角,做出相应梳理和分析。
《福布斯》:“中国的伊隆•马斯克”?
《福布斯》官方网站上,对贾跃亭做了一段精炼的介绍(见图1)。这个介绍含蓄克制,但几乎可以涵盖《福布斯》这类主流外媒对乐视这家公司的主要关注点:
它既提及了作为视频网站起家的乐视网,也提及了乐视旗下如今拥有着众多子业务,加上乐视的全球化布局,以及当下如火如荼的乐视SEE计划。同时,更点出作为公司整体战略方向和SEE计划的引路人,贾跃亭被外界媒体形容成“中国的伊隆•马斯克”。
这样介绍贾跃亭的远不止是《福布斯》而已。《连线》、美国知名科技博客BusinessInsider等等媒体均曾有此类比。
然而,在前不久的乐视年会上,贾跃亭就曾当众说,乐视的目标不是超越BAT,也不是超越 IAT(苹果、亚马逊、特斯拉),而是希望能够真正把全球独一无二的乐视生态模式带向全球,为全球用户及人类社会持续创造全新价值。
显然,“中国的伊隆•马斯克”的类比,并不能概括乐视的全球化梦想。
作为特斯拉的创始人,伊隆•马斯克的传奇色彩同样浓厚。然而,即便只是在乐视超级汽车的层面,贾跃亭能做的,也远不止是“中国版的伊隆•马斯克”那么简单。
从互联网起家的乐视,在过去短短数年间打造出了7大子生态,而它的超级汽车自然也不可能只是一种出行交通工具。与阿斯顿马丁及法拉第未来的合作过程中,乐视超级汽车多次对外表示,他们致力于打造独具颠覆价值的互联网智能电动汽车,为全球人民提供面向未来的交通工具及出行解决方案。
作为一个全新的交通生活场景,乐视超级汽车想要打造的,是一个融合多个产业的开放汽车生态。而作为一个以“变革汽车产业、改善人类生存环境”为愿景的公司,乐视自然也担得上是福布斯榜单中“让世界变得更加美好”的榜样形象。
《连线》:“乐视:中国的Netflix”?
外媒在“如何定义乐视这家奇特公司”的事情上,可谓费尽心思不遗余力。在成为“中国的伊隆•马斯克”之前,乐视还曾经被《连线》杂志形容为“中国的Netflix”。
细读此文,你会发现《连线》对乐视的关注不可谓不深入。本文刊发于乐视更换Logo之前,而在这篇文章中,对于乐视早于Netflix进入视频领域,早于Netflix进入自制剧领域,同时还突破互联网,进入盒子、智能电视、智能手机等等领域进行了深度剖析。更在文中引用分析师的说法:“乐视并非中国的Netflix,而Netflix才是中国的乐视。”
文末,《连线》对乐视的未来进行了大胆预测。《连线》认为,乐视的到来不应该被低估。这家公司已经准备打一场持久战,而鉴于他们在中国的成功,他们的确有资源可以这样做。中国品牌进入美国,已经指日可待。
作为“数字化时代预言家与鼓吹手”,《连线》历来以其对“技术与创新、科学与医疗、商业与全球政策、艺术与文化”等诸多领域出色的洞察力而闻名。而这篇文章对乐视的推崇,几乎可以看作是将乐视正式引入欧美主流视线。
事实上,外媒遭遇的“定义乐视困难症”,在未来一段时间恐怕还会相当程度的延续下去。如果非得要用其他品牌来形容乐视,你或许可以说,乐视其实已经是“SAMSUNG + Netflix + Tesla + Twentieth Century-Fox或Warner Bros.+ etc”。
或者说:乐视正在以其独特的互联网生态模式,自己定义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