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刚刚宣布收购人工智能公司Perceptio。作为一家初创公司,Perceptio开发的技术,能够让企业在无需分享太多用户数据的情况下,开发出在智能手机上运行的人工智能图像分类体系技术。这也符合苹果最小限度的使用用户数据,尽可能在设备上进行计算处理的战略。
就在上周五,苹果证实收购了英国语音技术初创公司VocalIQ。后者开发的人工智能软件,能够帮助计算机与用户进行更为自然的对话。收购VocalIQ,将有助于苹果改进虚拟语音助手Siri,并有望进一步推进苹果的汽车项目。在VocalIQ的语音处理和机器学习技术能够被整合到可穿戴设备、家庭联网设备和车载应用。
除此之外,我们能看到苹果过去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收购史:
2014年7月,苹果收购个性化新闻电台应用Swell,交易的规模约为3000万美元。Swell能够分析用户兴趣、偏好,通过个性化的内容选择和推荐,向用户提供24小时的不间断播放音频流。
2013年12月,苹果2亿美元收购大数据公司Topsy。Topsy拥有Twitter整个发展历程的所有数据以及访问Twitter数据的通道。这有助于苹果改善其推荐算法、强化或预测热门媒体以及进一步完善Siri服务,从而为用户们提供更好的体验。
2013年10月,苹果收购个人助理应用Cue,Cue的应用可以将社交网站的内容进行索引,还能从Gmail获取数据,将自然语言信息转换为明确的日程表事件。
四天收购两家人工智能公司,苹果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速度正在加快。而如果往前看,从9月份开始,苹果已经在大规模招募机器学习相关人员。 据路透社报道,苹果正在大举招募人工智能专家,包括相关领域的博士。苹果发布了大量相关职位,而苹果的人工智能团队规模也在迅速扩大,招聘至少86名具备机器学习专业技术的员工。苹果正在招聘的许多岗位与软件有关,例如加强Siri的智能功能,以及优化iOS的搜索功能等。此外,苹果也在为产品营销和零售等部门招聘机器学习专家。这表明,苹果正在全面发力大数据。
深入苹果骨髓的设计取向
虽然日前苹果在人工智能来势汹汹,但苹果在过去几年间在该领域的发展实在是乏善可陈。甚至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不少人认为苹果不打算发展人工智能技术。
谷歌DeepMind研究工程师杰克·雷伊在Quora对此进行了回答:
“苹果的核心业务历来不依赖于机器学习,这并不是他们在今天的市场上取得成功的关键。坦率地说,苹果公司通过卖高品质的硬件和软件来赚钱,这是一个行之有效的传统商业模式。此外,该公司具有高度的设计取向。 ”
苹果的这种设计取向到底有多么极致,通过下面苹果在美国德克萨斯州的Mac Pro生产线视频可以一目了然:
苹果最令人着迷的部分不是他们使用某种科幻外形的科技来制造产品,他们在实际生产中使用的全部技术都出现于普通的当地工厂。真正让苹果与众不同的是,他们对于精度与尺寸精益求精的要求,这种严格的要求令人惊讶,很难相信除了航空领域和医药领域,还会有如此精密的生产过程。
苹果在人工智能的天生劣势
谷歌DeepMind研究工程师杰克·雷伊认为,苹果的成功,一部分是由于他们专注于用户体验的细节以及产品的美观,所有的反馈都会立刻传到公司。这导致了许多不同类型的员工都会受到追捧和雇佣。机器学习的工程师和研究人员,基本完全不关心这些东西。因此,苹果公司当前的管理层与机器学习工程师之间的兴趣差异很大。
机器学习也与苹果对用户数据的强硬立场相冲突。蒂姆·库克对于使用用户数据有很强的看法,正如他在去年年底关于用户隐私公开信所表达的一样:
“我们的商业模式非常简单:我们销售优秀的产品。我们从不记录用户的电子邮件内容或网页浏览习惯,并把它们出售给广告商。我们没有根据你所存储在iPhone或者iCloud上面的信息‘赚钱’。我们不依靠于看你的电子邮件或短信息获得你的信息。我们的软件都是由增进我们的服务为主旨设计的,通俗并且简单。 ”
用户的数据对于机器学习来说是相当必需的,蒂姆·库克似乎在下赌注:人们并不希望他们的行为或者数据会被集群计算机进行分析。
结论,苹果公司缺乏对于机器学习的投资,似乎是由于它与核心业务完全无关。
人工智能“大跃进”背后,苹果的一条血路
苹果和谷歌都对一些前沿科技下了很大赌注,比如机器学习领域下属的深度学习技术。该技术可以对人类大脑进行模拟,令电脑可以学习人类的思考模式并对信息进行分类。但这一技术需要大量的数据对其提供支撑,而单一设备是无法完成如此复杂的计算的。
隐私政策现下成了苹果机器学习专家们的绊脚石。Siri享有最开放的隐私政策,但用户信息也只能保存半年,而其他部门,比如苹果地图、信息数据使用权只有短短的15分钟,苹果的前雇员说道。另外,对那些机器学习专家提出的更开放的数据使用权的要求,苹果也一直在刻意回避。不过苹果正在加强与学校的联系,意图从学校挖掘更多该领域的人才,实现校企对接。
而 Google Now 能保留用户数据两年时间,功能也更强大,它能够分析你的邮件和短信提前规划日程和路线,在今年开发者大会上公布的 Now on tap 甚至能够识别你当前屏幕上的内容,更精准地提供服务,例如翻译、搜索、识别歌曲等。
“苹果也在慢慢变得开放。”Michael Franklin说道,他是加大伯克利分校算法,机器和人实验室的主管,而该实验室由苹果出资成立。
不过有些专家可能会更愿意接受隐私约束下的高难度工作吧,John Duchi说道,他是斯坦福大学的助理教授。“因为新问题总是令人兴奋,”他说道。
如果苹果在不侵犯隐私的情况下杀出一条血路,那么硅谷其他的竞争对手可就会如芒在背了。“那样的话隐私问题就会被用户重新提上日程,谷歌的日子就不好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