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莱坞经典科幻电影《回到未来》中所描述的“未来”,正是2015年。显然,早在上世纪80年代,人们便在畅想未来的生活是怎样的;而到了今年,很多此前电影中的先进技术已经实现,比如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等。
经过去年的发展,可穿戴设备的形态正在逐步完善。其中,交互形式一直是人们所关注的,尤其是文字输入体验。目前,开发人员主要通过三种理念来设计可穿戴设备的输入形式,那么哪一种才是最好的呢?
传统键盘
所谓的传统派,便是坚持在可传达设备中集成物理或虚拟QWERTY键盘,来实现输入体验。目前市场中也存在一些实际案例,比如拥有物理键盘的智能手套、配备完整输入法的智能手表等等。相对来说,这种形式更容易上手,毕竟用户对这种输入形式十分了解。但缺点自然也很明显,便是容易造成设备体积偏大,同时键盘使用体验依然不佳。
文本预测
QWERTY键盘的一个缺点便是略显拥挤,尤其是在主打穿戴性的可穿戴设备上,并不是最佳的设计选择。所以,通过一些先进的文本预测技术,实现更加智能的联想式输入形式,似乎是一种更加适合可穿戴设备的方式。比如,十分流行的涂鸦键盘Inkboard、emoji等等,都是更易用的表现形式。
语言识别
语音识别无疑是最具未来感的,也是目前很多智能手表配备的功能,比如Apple Watch的Siri、Android Wear的Google Now等。它们的方便之处在于无需手指在屏幕上点选,通过语音方式便可实现交互,甚至能够推测用户的下一个需求。当然,语音识别的准确性、上下文联想功能还不完善,但日后发展潜力无疑是三种形式中最大的。
总结
显然,没有人喜欢像“僵尸”一样,弓着腰在狭小的可穿戴设备上寻找按键来输入文字;但另一方面,在公共场合大声对着手表说“明天的日程是什么”也显得有些愚蠢。开发人员还需要想出一种更加两全其美的交互形式,可能是手势、眼球追踪甚至是意念操作,令人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