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笛网 | 关注智能家居落地 奇笛网 | 关注智能家居落地

美丽是否冻人?关于可穿戴设备的时尚、隐私和功能问题

发布于 2014/06/10-09:20 标签: / /

关于时尚

关于可穿戴设备的时尚、隐私和功能问题
可穿戴设备的热度和话题性已无需多言,产品种类也是繁杂多样,层出不穷,有架在鼻梁上的,戴在手腕上的,垫在鞋里的,放在胸口的等等。然而,很多科技人士对于这些设备的可穿戴性,或者说是否值得穿戴提出了质疑。

MisFit的创始人Sonny Vu就尖锐地指出,“可穿戴设备,这一名称本身具有很强的误导性,因为这些设备中真正值得穿戴的寥寥无几。”于是,他推出了Shine这样一款设计精美的智能生活配饰,采用铝合金打造,辅以精密的激光蚀刻技术,使其成为了最具时尚感的可穿戴设备,并斩获包括红点在内的多项设计大奖。

批评可穿戴设备不够时尚的不止Sonny Vu一个。Emily Clark,她就职于伦敦的一家体育咨询公司,同时也是一位年轻的社交媒体撰稿人。她以女性对时尚独有的直觉和品位,一针见血地指出,琳琅满目的运动追踪产品,给人的第一观感并不好,甚至让人有些失望。

“可穿戴设备应该将时尚与功能并重。它首先应该具有时尚的外观设计,佩戴舒适,这样才会让人有佩戴的冲动,其所传达的信息应当是时尚,而非Geek范儿。当我们选择某一产品时,我们同时也希望透过它传递关于自我的一些信息。我们的穿戴的饰品,拥有的物件是对自我形象的一种展示。科技和时尚产品尤为如此。”

她还提到可穿戴的另外一种视角:大体而言,男性可穿戴产品的发挥空间局限于手腕和眼睛。相比之下,女性则会佩戴手表、手链、戒指、项链和耳坠等等,甚至一人会同时佩戴多种饰品。所以,针对女性的可穿戴产品有着更为广阔的空间。

最后,她总结道:“可穿戴产品须融入我们的生活,并与现有的物件保持气质和功能上的统一和延续,万不可喧宾夺主,太过突兀。”

关于隐私

说起可穿戴设备的隐私问题,Steve Mann或许最有发言权。他是多伦多大学电子与计算机工程学院的一名教授,被称为可穿戴设备狂人。自20世纪80年代起,Mann便致力于可穿戴计算设备的研究和开发,并一直坚持佩戴此类增强现实设备长达30年之久。

他曾数次因为佩戴智能眼镜装置进入餐厅、机场等公共场合,被当地的工作人员阻挠,甚至发生肢体冲突,造成设备和人员的损伤。这也部分的反映了公众对于可穿戴设备的所带来的隐私问题的担忧。

Steve Mann认为,可穿戴设备的出现对隐私问题的干扰,并没有达到让人谈虎色变的程度。毕竟现在政府权力机关已经将监控摄像头遍布于大街小巷,而普通用户恶意侵犯他人隐私的情况可以通过立法进行监管。摄像头在很多时候是帮助人类记忆的辅助工具,通过完善视频和照片信息的分享协议,这样便可防止他人隐私的泄漏,而非简单粗暴的禁用此类设备。

关于功能

很多人质疑可穿戴设备,尤其是智能手表的发展前景,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其功能定位不够清晰,没有让人心动的亮点,这一点在众多智能手表产品上体现得尤为明显。

TheDailyBeast 作者Daniel Gross就颇为悲观的认为,可穿戴设备更像是一种配件,一种附属品,可有可无。在人们对智能手机的依赖愈来愈严重的今天,可穿戴技术能够施展的空间正受到越来越多的限制。但不可否认的是,某些特定的人群——自行车骑行者,健身达人,可能会热衷于使用此类设备,对身体每天摄入和排出的所有东西进行量化。在现实生活中,如果你整天带着Google Glass等设备晃来晃去,招人嫉妒的同时也可能会被人视为怪咖。

微软 OneNote项目经理AvneeshKohli则更深入的思考了智能手表存在的价值。他指出,手表的功能在于“捕捉当下”。电话是一种联络工具,但联络方式有限,而智能手机则为人类提供了多种沟通方式。读者通过书本消费内容,但却无法消费动态和交互式的内容。你可以使用笔记本电脑创造内容,却不能直观地触摸和感知所创造的内容。

有了眼镜你可以看清眼前的事物,但通过Google Glass你可以看到所未见的事物。手表告诉你当下的时间,但无法告诉你当下的所有信息,而这也正是智能手表需要去填补的空缺。对于任何一个时间点来说,有些事情具有着同样的意义。突发事件,地理位置信息,天气情况,热点新闻,自然灾害,抉择,会议,以及健康——这些信息会随时间一起,慢慢流逝。这也就是智能手表的价值所在:及时传递当下的关键信息。

Medium专栏作家Tarkeshwar Singh则列举了智能手表所应该具备的几大功能,如活动跟踪记录、重要通知显示、日程安排提醒、实时环境控制(如空调温度)等。

可穿戴新品

在众多消费者对于可穿戴设备仅仅是混个耳熟的时候,可穿戴先行者Pebble已经按部就班地发布了第二代产品Pebble Steel。如其名,新款设备采用了更多的金属元素:全钢材质的外壳,以及可选的不锈钢表带,外形设计向传统手表靠拢,简约质朴,相对出色的续航时间,功能不似三星Galaxy Gear那般让人眼花缭乱,但却能够从容应对上班、聚会等多种场景,并被多家科技媒体称为最值得穿戴的智能手表。

关于可穿戴设备的时尚、隐私和功能问题

2014 年2月22日,在多名用户反映Fitbit Force手环导致皮肤过敏损伤之后,Fitbit全线召回该系列手环,并提供全额退款服务。由此可见,可穿戴设备作为与人体紧密接触的电子产品,在生产制造工艺上还须进一步完善。这无疑为智能手环的发展蒙上了一层阴影。
三星作为Android阵营的龙头老大,其 Galaxy系列产品覆盖了高中低端不同产品线,产品销量和利润可谓羡煞旁人。在智能手表兴起之后,三星果断出手,推出Galaxy Gear,唯恐落于人后。

可惜,功能和外观上的缺陷使其屡遭外界批评,看衰之声四起,销量也不容乐观。尽管如此,三星于2月24日,在MWC上推出了第二代智能手表Gear 2和Gear 2 Neo,以及一款智能手环Gear Fit。只是两款智能手搭载的系统由Android改为了自家的Tizen系统。三星为促进Tizen应用生态系统的完善,在Tizen App Challenge上祭出了404万美元的高额奖金。然而,各家媒体对智能手表的着墨较少,却比较看好功能更少,设计更加精致美观的Gear Fit手环。

苹果前工程师 Nikola Hu 和另一位创始人Meng Li 经过多年研发,推出了Moov健身设备。Moov采用 9 轴传感器(加速计、陀螺仪和磁力计),在用户运动时,它会基于复杂的专利算法监测解析数据,并实时通过Siri给出语音指导反馈及可视化健身报告。此外,Moov也可作为计步器用,如果它发现你久坐两个小时,会适时建议你起身活动一下。

尽管存在着很大的争议,也面临着很多的技术和隐私问题,可穿戴市场的热度有增无减,不断有新的厂商加入乱战,不断有炮灰倒下。于是很多人开始寄望苹果推出杀手级的可穿戴产品,结束这场乱斗,为众多厂商指明发展方向,并时不时地祭出iWatch概念设计聊以慰藉众人相思之苦。大有雄鸡一唱天下白的使命感。这也折射了消费者对于现有产品的不满,足见可穿戴设备若要占领主流市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分享(

发表评论

奇笛网 | 关注智能家居落地

此文需注册才能阅读X

笛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现在注册登录 或 使用社交帐户快速登入: QQ登录 新浪微博登录 腾讯微博登录

返回顶部 最酷视频
扫二维码
扫二维码

X

无须注册,直接使用社交帐号登录

忘记密码,找回

Loading 登录中...

没有帐号,注册

已有帐号,登录

Loading 注册中...

已有帐号,登录

发送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