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听下面“格子箱”的故事,相信不少创业者会感同身受。创业公司遇挫之后如何快速调整方向是攸关生死的重大选择。跟很多创业公司一样,格子箱最终并没有实现他们的最初的“童话愿景”,而是变成了一家更加现实、更加商业化的公司。
格子箱刚成立时做的是一款基于物品分享的社区应用,也就是同名应用“格子箱”。他们认为拥有同样物品的用户之间必然也存在着共同的兴趣点,所以格子箱想做的事是通过物品来连接人并构筑兴趣社区,但这款产品最终并没有成功。
格子箱之后还陆续开发了几个应用,包括极客社区应用“极客咖啡“、海贼王社区应用“海贼迷”、“海贼王时钟”等。这些应用虽然收获了一定的垂直用户,但想要把这一部分“小众用户”变现并不容易。
创业者依靠自己曾经的工作经验并不足以面对创业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创业者作为曾经任职的公司的一员时,就算精通自己的业务,但未必能够了解其他岗位的同事是如何将产品运作起来的。一个熟悉产品的员工未必熟悉市场和运营,而这些原本没有意识到的问题都会成为创业过程中的阻碍。格子箱曾经遇到的困境正是如此——产品和社区出身的创始团队成员对自己产品的自恋让他们没有意识到市场和运营的重要性。
他们本来想把格子箱做成一个大众产品,但事实上它注定是一个小众产品。很多互联网创业者和行业人员会觉得人们上网是为了尝试新的东西,但事实上并非如此,人们上网依然还要从事他们在现实中本来就要从事的东西。这注定了创业者所要开发的产品必须满足用户现实中存在的需求,而不是去创造新的需求。
幸运的是,格子箱很自然而然地完成了他们的转型。尽管格子箱在当时的发展并不尽如人意,但正是这款同名应用为他们吸引到了第一位客户。他们并没有去做推广,这个客户是“自己送上门来的”。于是后来,他们开始对外接受一些产品类、设计类的项目。
格子箱的创始团队成员柳达说:“我们善于做产品,但不善于做市场,所以我们就与善于做市场的人合作。”他们做了一套淘宝店铺手机客户端生成系统,淘宝卖家可以通过简单的定制快速生成自己的淘宝店铺移动客户端。而这个产品并不需要格子箱在市场上做多少工作。
格子箱的创始人郑飞科认为,线下企业和综合性行业依然会长期存在。尽管越来越多的传统厂商开始在意移动互联网对他们的影响,但他们中的许多并不会在移动互联网上做多少投入,毕竟后者不是他们的主营业务。比较有趣的是,格子箱或许是杭州市萧山区内唯一真正意义上的移动互联网公司,而这个地区内最为丰富和发达的却是第二产业资源和传统制造业。
于是,尝试向传统产业结合是一个很顺理成章的做法。格子箱目前与一家名为“双枪竹木”的达成合作,推出了一款叫做“竹木禅”的竹木制品导购应用。双枪竹木的年销售额过十亿,但这类传统厂商往往对移动互联网并不熟悉。这项合作中,格子箱将会负责除了传统制造生产以外的工作,而双枪竹木则无需自行涉足移动互联网。
总结格子箱的经验,你会发现这家公司在转型过程中幸运地碰上了不少机遇和巧合。但不同的创业公司会遭遇到的问题总是千差万别,而无法按照一样的思路走出困境。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当你发现此路不通时,多观察自己可能忽视的地方,也许机会就在某个角落。
洞察变化,掌握变化,适应变化才是生存之道,转身快慢就是企业竞争力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