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字文章
开源肯定要追上可穿戴这个时髦大船的,最近著名Open-Electronics组织就公开了利用Arduino构建的LEWE开源生物识别腕带,这是一款可以测试人体温度和出汗率的设备。它会直接将测试所获得的信息传送到用户的Android智能设备上,然后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
加拿大公司OMsignal开发了一系列的运动服,可以测试人们的心率、呼吸频率和燃烧的卡路里数量。OMsignal的应用可以把数据变成有用信息,向用户提供身体状况、压力水平方面的实时反馈。它还可以在用户训练的时候提供指导,告诉他们何时休息,何时加强训练。它告诉你当天消耗了多少能量,以便更好地安排第二天的训练。
繁忙的现代人被各种考试淹没,如果能在睡眠中提高记忆力必将成为那些习惯临阵磨枪的朋友们的最爱。今天介绍的由Sheepdog推出的这款可穿戴产品叫做 BrainBox,据说大约能持续增强使用者记忆大约 30 分钟,而记忆增强功能,在睡前 3 小时内使用为最佳。
脑电波控制技术对部分人来说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如果脑电波技术和宠物结合在一起,又有什么样的变化?瑞典的一支创业团队在众筹indiegogo网站上向大家展示了一款能够把宠物狗的部分情绪(想法)转换成人类语言的头戴式设备“No More Woof”。它通过捕获脑电图来分析小狗的想法,并“翻译”成人类语言。
总部设在亚利桑那州斯科茨代尔的First Sign公司是一家初始企业,员工只有三人,日前,他们面向女性用户宣布推出了一款“智能发卡”,其中包含了蓝牙音频、视频和地理定位应用程序,可与智能手机同步。当佩戴者遇到麻烦时,First Sign的智能发卡也会自动提醒有关部门。
儿童安全从来不是小问题,从周2π开始各种面向儿童安全的可穿戴产品频频量像。最近,“听风平安卫士”发布了使用Wi-Fi定位技术的儿童智能手环SmartUFO,主打定位追踪和私密社交,让家长随时掌控孩子所处的位置和环境,保障安全。
适度地晒太阳能补充维生素D,可以有效的缓解工作压力,放松心情的好办法,对睡眠质量的提高也有正能量的帮助。可是要晒多久才适合?这个分寸可不好把握。SunSprite穿戴追踪器就能比较有效的解决这个问题,它能够监测每天所晒的日常光线和阳光暴晒指数,并将测量到的UV指数传输到智能手机上,设定目标值就能把握自己的晒度。
数码世界里很难想象没有Sony的身影,同样在可穿戴设备市场,索尼也是屡有独树一帜的构想。最近,Sony用一款极小的设备,狠狠地往健康追踪(fitness-tracking)市场插上了一脚。小玩意儿就是Core模块,这枚小玩意可能是索尼推出的最小的一款电子设备了。索尼计划它把放置到许多产品里去,比如将在春季上市的一款智能腕带SmartBand。
西班牙创业公司SiempreSecos成功开发出一系列小便传感器,可用于婴儿尿布或失禁老年人的纸尿裤中。据介绍,SiempreSecos的湿度传感器采用硅树脂制造,可重复使用,放在纸尿裤中紧贴皮肤的位置,与可穿戴手镯或其他类型的报警设备或系统(如闹钟)配对使用,提醒护理人员纸尿裤需要更换,或是宝宝可能要尿床。
Glyph采用了最新的“虚拟视网膜显示技术”,可以通过两个独立的1280×768像素投影仪直接将图像投射到用户的视网膜上,并且没有任何闪烁现象,呈现出一种明亮且充满活力的画面效果。春运火车上如果有这样的一款武器上身,帅呆酷毙不是问题,最重要的是旅程再也不寂寞了。
对于一些爱好时尚的人来说,可穿戴设备看上去很笨拙,从美学上与男女两性手腕上戴的饰物不太搭配,如手镯或手表等。Cuff希望能以新一代饰品类可穿戴设备(可当作报警系统使用)来改变这种状况。
恋爱中的女性如何知道自己的另一半是否是自己的Mr Right呢?真爱光靠感觉是不靠谱的,心灵的颤动也能有所表达。这不,最近日本一个内衣品牌商家推出一种特殊智能胸罩。女性戴上这款会自动上锁的“真爱测试器”文胸,若女主人遇到真命天子,心跳加速时便会解锁。这可能是全球首个配备科学仪器的女性内衣。
很多人都在质疑可穿戴设备,从智能手表到谷歌(微博)眼镜,是否真的有用。最近接受采访时Evernote首席执行官菲尔·利本表达了对可穿戴设备潜力的兴趣,“我认为,可穿戴设备将具备极大的转型能力。”利本表示,他坚信这种设备会比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更具破坏性。
生活中总有那么些精彩瞬间是无法预料、难以被捕捉到的(比如说孩子第一次开口说话),也正因为此,才促生了 Samuel Lee 和 Ben Bodley 打造 meMini 佩戴式相机的想法。这款产品可以不间断地录影,但其自动状态下只会存储过去五分钟的内容。
女性走在街上或进入汽车的时候,经常会面临危险。现在,随着可穿戴设备的蓬勃发展,她们有了新的安全选择。总部设在旧金山的Sense6公司是一家只有五名员工的初创企业。日前,该公司推出了一款智能饰品,只要将它与用户的手机相连,就可以在佩戴者遭遇危险时及时通知有关部门。
穿戴设备其中一个重要的用途是实现自我量化——今天你跑了多少步,你消耗多少卡路里,然后有在应用中生成一个漂亮的历史记录。但是,这也让越来越多穿戴设备长得越来越像。它们装载着差不多的那几个感应器,它们在为你进行量化,告诉你做了什么。但有没有设备能告诉你该怎么做?Moov 的出现,可能会带来一点改变。
用户对可穿戴的认同呼声却不给力。这背后蕴藏什么原因?或许,要再次将人类带上“智能枷锁”恐怕要解决需求粘度问题。有人拿健康说事,有人拿自控谈法,那么我们今天介绍的可能就是拿交互来传道了。以色列设计师 Dor Tal 设计了一个腕表和微型投影仪,可以告诉你发生的一切,预知你的下一步,以及帮你和身边人更好的打交道。
市场对于智能化、移动化的产品追求被推向了极致后,“可穿戴设备”从概念走向商用。对于可穿戴未来的判定,现在为时尚早,但是作为市场检验的标杆,消费者的态度总是决定它存亡兴衰的一个关键指向,零点远景e动对25-35岁的438位城市居民询问智能可穿戴设备的基本看法,得到了一些参考性的结论。
没人会比婴儿的母亲更关心健康,随着腕带式健康追踪设备越来越多,出现专门针对婴儿的健康追踪器也是非常合理的。Meet Owletj就是这样的一款戴在婴儿脚踝的追踪设备,通过一款相应的应用程序可以让你随时了解婴儿的健康状况。Owlet追踪心跳、氧气含量水平、皮肤温度,甚至提供睡时翻身警告。
浮躁才是当前社会的整体特点,不分阶层、工种。只要有Money,有眼球,节操就退居二线,这不“可穿戴”傍上“手机控”这个老爹,于是乎涨起来了。其中尤为惹人注目的非奋达科技莫属,成为A股可穿戴概念的龙头,也掩盖不了只拿手机控来说事,回避用户使用黏性的可穿戴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就是刷流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