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
“智能”就像是一个标签,似乎能够贴在生活中任何产品的角落,但是智能与实用并不能划上等号,哪些智能产品真实有用,而哪些只是打着智能幌子的鸡肋产品,还要从我们的需求出发,仔细辨别购买。
在“硬件自由日”上,太原优班图科技公司技术总监吴彦发表了“新一代物联网终端技术”的讲演,会后我们采访了吴总,详细了解了该公司的技术选型策略。
产品配个APP就扬言自己是智能家居了!显然这有悖于智能家居旨在为用户打造安全、便捷、舒适的居住环境的发展理念。那创业者应该在哪里花心思创新呢?
苹果内部对于HomeKit未来所能取得的成绩持谨慎观望的态度,众多的业内分析师和专家均认为苹果的智能家居平台HomeKit存在“瓶颈”。
尽管现在智能硬件的概念在科技圈里炒得火热,但普通消费者们并不了解具体的情况,也很少有人会去率先使用智能硬件。这充分说明了这个市场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热。
2015年将成为智能硬体的爆发之年,创投业者也开始对智慧硬体的上游供应链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作为产业链上游的半导体公司对此最敏感也最先行动起来,纷纷调整组织结构,推出了相关产品。
格力做智能家居有它的优势,一个是产品,一个是营销渠道,还有庞大的客户群。但是个人认为格力以自己研发手机的方式进军智能家居,恐怕将把自己陷入泥潭,也将错失挺近智能家居的机会。
巨头纷纷加入智能家居领域,让家居智能化又一次成热词。但是采访资深设计师发现,造价昂贵,整体布置复杂,使普通业主对其接受度并不算高。而各品牌出品的智能家居小件产品,安装简单,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生活品质。
“当我们抵达住处,门锁会自动打开,灯光会自动亮起,电视、空调都会按照之前的设定人性化地启动,出门在外,可以实时监控家中的一切,就算老人和孩子单独在家也不必担心”,然而,时至今日,这样的配置似乎离“飞入寻常百姓家”还有相当的距离。
与诱人的市场前景相比,消费者对智能家居的接受度仍然不高,数据显示,高达87.5%的用户对智能家居现状表示不满。综合来看,智能家居要实现大规模普及至少还需要迈过三道坎儿。
已有不少企业开始扎堆往智能家居产业里跳。但现阶段的智能家居尚未成功上位,却又求胜心切,自身遇到了行业发展瓶颈。这些瓶颈与障碍是什么呢?
今天小米可谓“不务正业”,琢磨一些不赚钱还没什么销量的玩意儿。兴师动众做场发布会,主角却是些其他品牌都不见得看得起的小产品。但这些看似幼稚的举动背后,未来的巨头正在一步步扩展自己的版图。
近期芯片厂商积极布局物联网、可穿戴的势头明显,有人热血澎湃高呼“万物智能时代开启”,“手机即将被智能可穿戴取代”。个人认为取代为时尚早,3大技术瓶颈有待突破。
智能家居在给人们带来新型生活方式的同时,也给众多互联网企业和传统家电企业带来新的商机,统一的行业标准和良好的企业合作,将给智能家居行业带来无限的发展。
视觉码作为新的物品标识、信息载体标识,一年半前已在美国拥有约30万中小型用户,相信不久的将来,这种新型的二维码将全面取代传统的黑白二维码,成为互联网时代一种全新的沟通语言和工具。
创新的智能硬件已被看作是后软件时代快速致富的一条捷径,但创业梦不仅仅是这些,其实智能硬件也可以在公益事业上大有所为。
想在中国互联网业界混,就必须掌握5大生存法则:1、用户比客户重要;2、草根比精英重要;3、跨界优势及资源副作用;4、视野比勤奋更重要;5、免费的是最贵的。
70/20/10的时间分别投注于 现在/接下来/未来,这种时间分配原则,无论是对产品经理们,还是对创业者、投资人甚至各类互联网从业者,应该都很适用。
而2015年,智能家居产业将更加热闹,然而,喧嚣背后,智能家居究竟是一片蓝海,还是片刻噱头?
从来没有平坦的前进道路,物联网在国内的出现到几度蓄热,其背后折射的到底是哪写问题?今天就和小编一起盘盘物联网在中国发展的若干问题。